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法制專區 > 法律學堂專區 > 調解委員溫馨小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行公益,存謙卑的心 西區調解會鹿純孝調解委員

西區調解會鹿純孝調解委員
西區調解會鹿純孝調解委員

望著從調解室走出門的母子,瘦小的母親、扶著腳還裹著石膏的兒子,慢慢往前走,心中不禁鬆了口氣!

年輕懂事的孩子小姜,半工半讀想減輕母親的辛勞,好不容易存了些錢買了輛二手機車,卻在下班後疲勞駕駛撞上了也是騎機車的王先生。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駕駛人有責任確保安全駕駛,若因疲勞駕駛造成事故,需要承擔過失的法律責任。

車禍當下,小姜騎乘的機車近乎全毀,自己受傷的同時也造成王先生受有不小的傷害。到了調解當日,調解時王先生振振有辭的索賠,請求項目除了要求修車、醫藥費外,還要求工作損失、代步的計程車費用……等等。上述的請求確實都是王先生的權益,因為根據《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瘦小的小姜母親緊皺眉頭,喃喃說著:「真的很抱歉,我兒子撞到您,造成您的困擾,我們會負責的!」在這種情況下,承認責任是調解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但同時也需要考慮到具體的賠償金額和範圍。

「要負責就賠錢啊,嘴巴上說有什麼用!」王先生揚起眉毛的說。小姜愧疚地看了母親一眼,又轉向我,彷彿求救般的望著我,嘴裡吐出:「金額……可不可以再商量?我會慢慢還……」

依據民法損害賠償的相關規定,賠償金額應當合理,並依受害者的實際所受損失為限。

王先生嘆了一口氣表示:如果不是你撞我,我也不會這樣要求你啊!你看,把我撞成這樣,要我怎麼工作?現在,我也不能工作,也不能騎車……。我可以理解這時王先生的不滿情緒,畢竟這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對他的生活影響頗大。

我靜靜地瞧著王先生,思緒卻飛到了好久好久以前……那年,我國小畢業準備上初中前的暑假,有天騎著阿爸的黑色大腳踏車,寬大的後座載著裝了滿滿豆腐的木箱子,賣力的一步一步向前騎。不巧正好前面在修路,坑坑疤疤的路面還佈滿著大小不一的石頭,於是我更加小心地踩著。前面突然出現3位施工的工人並排往前走,剎那間我搖晃著腳踏車把手,一不小心撞上了其中一位工人。

「唉呦!」身穿白色吊嘎的工人一個踉蹌差點跌倒,而我也痛苦的倒在地上,後頭的豆腐隨之倒了一地,一塊塊碎掉的豆腐彷彿是我當時慌亂的心。

「囡仔,你有怎樣嗎?」其他工人聽到碰撞聲也紛紛的圍過來關心我的傷勢。而我倒是緊張得看著那位被我撞到的「阿伯」,因為事發突然我整個語塞。反倒是一旁的工人們紛紛幫我扶起腳踏車,還關心著我擦傷的膝蓋,至於那位被我撞倒的「阿伯」轉了轉手臂,看著我說:「這一撞,痛!」當下的我無措著低下頭,不知該怎麼辦……

「你這些豆腐全毀了!」旁邊的工人一說,提醒了我還搞砸了整箱的豆腐,我知道回到家後肯定會遭到阿爸一陣惡罵,但是眼前的我更擔心「阿伯」的傷勢,還有我該怎麼辦?根據上述所提到的《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受害者有權要求不法侵害者損失賠償,但依同法第217條第1項,在某些情況下,侵害者也可以主張減輕賠償責任,因為3位工人突然從路邊竄出,或多或少也有些注意義務的違反。

「經這樣一撞嚴重喔!龍頭都歪了!」其他的工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著,而那位「阿伯」卻一臉微笑的對我說:「沒歹誌啦!麥緊張!」說著要其他人幫我扭正腳踏車的龍頭,並拍拍我說:「囡仔,以後要小心點騎車喔!」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除了感謝阿伯的仁慈與寬容外,更是在我心中深深的種下人性良善的種子。

回過神後,我看了看小姜,心中思量著:有沒有機會協助這孩子?

「王先生,您受了傷,真的很不方便齁?」我試著先同理王先生的感受,先安撫並鬆懈王先生的警戒心。「讓您辛苦了,您今天怎麼來的?」這樣的溝通方式有助於建立信任,促進調解的進行。

「我騎車過來的……」此時王先生彷彿發現自己的語誤,連忙改口說「我朋友騎車載我來的啦!」語氣中帶著幾分心虛。而我也可以理解受害方怕被「凹」,不免會誇大損害的心理。

「是這樣啦!少年囡仔有心要負責,我們也要給他機會,我們來看看你帶來的清單和收據,今天來調解不會讓你吃虧,不過求償也要合理啦!」

我心想:都是為生活打拼的人營生不易,何況小姜尚在學工讀,此時受傷未痊癒也難重回職場上班,小姜的母親更加勞苦,母子倆經濟狀況皆不甚理想,若能協助與王先生達成合理的協議,給予小姜母子倆喘息的機會以度過這次的困境,也是功德一樁。一如當年仁慈的阿伯,被撞了以後還掛念著騎車撞他,整車豆腐全毀的囡仔,用寬容的心對待他人,這種感覺至今仍深深地影響我。

在調解過程中,理解和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有助於解決當前的糾紛,也能促進雙方的和解。最後本案有幸在王先生的體諒下圓滿的促成了這次的調解。

外面的陽光斜照進屋,留下一方溫暖。彷彿當年身著白色吊嘎阿伯的背影浮現在眼前,感念生命中被寬厚對待,何其有幸?「行公益,存謙卑的心」在調解室裡,我始終秉持著這份心意,盼能在每次的調解過程能為兩造的當事人都帶來溫厚的陽光。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5-04-06
  • 發布日期: 2025-04-06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