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不知從何時開始,就有進口新娘,對!就是「進口」新娘,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在我家後巷就住有3名患有智能障礙的男子,他們的生活不能自理,都需家人幫忙打理,逢人就是流著口水嘻嘻的笑,這樣的處境真是令人同情!家中有3位成員患有智能障礙,能想像那一家人的生活品質會好嗎?他們的父母更是可憐,已屆古稀之年還要經常挑著擔子忙活,所以部分的鄰居都會勸他們:花些錢去幫傻兒子「買個」媳婦,除了能將照顧兒子的工作甩鍋給媳婦外,又可以傳宗接代,兩老就可輕鬆!用如此方式勸說真的很差勁,新住民的人權、人道在哪?
回想在20幾年前,社會局為了加速新住民融入在臺灣的生活,特別安排一系列的課程,主要是要讓這些離鄉背井的新住民能儘早適應臺灣的文化及生活習慣,尤其是能自立更生的技藝,所以我曾擔任當她們的手工藝老師,在那個年代,大部分的新住民都是「用錢買回來的」,因此她們的公婆、家人怕她們來上完課後,人就跑了,正因如此,每次上課時教室後面都坐滿了新住民的家人們,時間久了,我也覺得壓力很大,萬一人不見了,我也承擔不起,所以在第一期課程結束後我就辭掉了這份工作。
因為這次的教學經驗,我才更深一層的了解,遠嫁臺灣的外籍女孩有多可憐!你知道嗎?因為她們在原生國家生活不易,窮鄉僻壤的農村,要什麼沒什麼,但她們為了改善家中的經濟狀況(加上媒人的吹噓),讓她們更嚮往臺灣的富裕生活……哪知遠嫁來臺的對象與想像中的差距甚遠,還需像犯人一樣被監視著,可謂「娶來容易,相處不易」,每天面對的是弱智的丈夫,情何以堪!既然是人都會有生理上的需求,那又要怎麼辦?所以有的女孩就選擇逃離夫家,比較乖巧、單純的女孩就努力賺錢,積攢儲蓄設法改善家中的經濟,但是與外面的人接觸多了,問題也就接踵而至!
大甲區每年大約都會有8~9件是異國婚姻的夫妻前來聲請調解,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溝通不良而吵架,或是與家人生活習慣不同,多數經調解後都能相安無事。但是,有一件調解讓我過了11年,至今還是無法釋懷。
在103年的5月,調解會秘書交給我處理一件家事糾紛的案子,他告訴我說:委員,因您之前在沙鹿簡易庭處理過家事糾紛,會比較有經驗,所以這件調解就麻煩您了。並告訴我這件是公婆前來聲請調解的,主因是外籍媳婦出去工作,卻大著肚子回來(蛤!媳婦大肚子不是很正常嗎?我是這樣子想的…)納悶的我接下了卷宗進到了調解室,裡面只見一對老夫婦,而對面坐著的是一位西裝筆挺的男生(看起來也有點年紀),此時雙方正大小聲的吵著,於是我先讓他們安靜下來。
在確認雙方當事人資料後,我接著看調解卷宗裡的內容才了解,喔!原來這對夫妻的兒子因為患有身心障礙,因此花了不少積蓄到越南買個媳婦,本想往後的日子就由媳婦來照顧兒子,但過3年,媳婦有天突然說想出去工作賺錢,公婆想想這媳婦也蠻懂事蠻乖巧的,不疑有他就放心讓她外出工作貼補家用,初期還相安無事,哪知上個月意外發現她的肚子凸了出來,細問之下才知道媳婦與工廠廠長好上了,所以公婆氣不打一處來,就到公所聲請調解,看看委員有什麼方法幫他們?
在我看來,這個案子既不是違反意願的性侵,也不是性騷擾,單純是兩情相悅的情況,苦惱的是雙方都有各自的家庭,還真是傷腦筋啊!而且雙方都怕如果鬧開了也會兩敗俱傷,反而造成兩個家庭的決裂,所幸我請他們一星期後再來,順便請他們帶兒子、媳婦一起來。
第二次調解時,我將雙方隔開,我先與廠長細談,請他老實告訴我,對這位新住民是否有感情?是否能為了她放棄自己的家庭與事業?結果這個沒良心的廠長告訴我,他只是對外國人抱著好奇、新鮮的心情,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玩玩而已啦!啊!聽聞至此我都傻了,若不是隔壁調解室有人,我真想揍他一頓。
我忍著氣問他:那你要怎麼處理這件事?他也自知理虧,他說:委員,這事不能讓我太太知道,我願以30萬元與對方分手,而小孩由她自己決定去留,而且會要她不要再來工廠上班,也不會再見面了。
事情到這邊有譜了,換新住民這方時,我先帶公婆到一旁,我問:你們的兒子知道什麼是夫妻嗎?知道丈夫需要負什麼責任嗎?結果他們給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回答道:既然都不懂,你們對兒媳是不是太殘忍了?我看你們的媳婦還算很乖巧,事情既然發生了那是否可以聽聽我的意見,當初你們為了兒子娶媳婦應該也希望能為你們家傳宗接代,但是兒子沒辦法讓你們如願,既然有人幫你們把這件事情完成了,對方也願意給你們一筆錢,就此不再有瓜葛,孩子出生後不跟你們爭奪任何權利,你們可以考慮一下。
接著我轉頭跟媳婦說:今天這事妳也有責任,臺灣的家事法規是父、母平權的,而妳的國家是母系社會,基本上國情不同,而且在臺灣介入他人家庭關係是有法律責任的,我希望此事到這為止,我會幫你們向對方多爭取一些扶養費用,往後帶著孩子、先生、公婆好好的過日子,最後在雙方一進一退下以50萬元達成和解,事情圓滿落幕。
我常常在想老一輩長者說的「免費的最貴」,希望有歪念頭的人能謹記在心,而我們對待新住民同胞能多一點的關心,多一點的體諒。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種族、男女都是平等、平權的,只要我們多一點包容與寬容的心,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