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法制專區 > 法律學堂專區 > 調解委員溫馨小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探險者-初探調解之旅 南區調解會賴東聘調解委員

南區調解會賴東聘調解委員
南區調解會賴東聘調解委員

    112年112日是我進入調解會的第一天,來到南區區公所,電梯引領我上了5樓,我像探險者般走進調解委員會,今天,是我這個新人「調解之旅」的開始;抱著一顆充滿好奇的心,站在這片屬於和解的領域,期待著一場新的冒險。

    南區調解委員會,是我學習場所,也是我成長的據點,身為最新聘任的委員,對於調解業務的工作會有些茫然,然而,幸運地,我並不孤單,眼前有著12位經驗豐富的前輩,他們是這片促進和解領域的先行者,他們就像是一群導師,引領著我走向一個個調解室。

    每一位前輩都有著獨特的調解風格,有的前輩以豐富的法律素養為支撐,精準而有力;有的則以情感來解決糾紛,用心靈的觸碰化解當事人的心結;更有趣的是,有些前輩宛如一位智者,喜歡用「倚老賣老」的方式,訴說人生經驗談,透過輕鬆詼諧的氛圍,卻十分有效地讓兩造化解糾紛,不至於將案件拖到法院裡勞民費時又傷財。

    進入調解室,我仿佛走進了一個小劇場,每一場糾紛案件都是一場戲劇,而我則是這場戲的演員之一。為了學習更多調解的技巧,我跟隨著前輩,一個一個的調解室裡竄,如同舞台上的演員學習更深層的表演技巧。每一位前輩都是我的老師,他們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如何在這個調解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特長。

    有的前輩是法學界的精英,他們以豐富的法律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力,如同醫生診斷病情一樣,迅速找出案情的症結,提供明確的解決方案。而有的前輩則是心靈導師,他們用溫暖的語言和關懷的眼神,撫平當事人的情緒波動,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對方,走向和解。

    有時候,我看到調解室裡的氣氛,每一位前輩都有著自己獨到的方式,有的透過冷幽默,有的透過生動故事,讓兩造在這場和解之旅中,感受到不同的可能性。委員前輩們宛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雖然方法各異,但是最終的目的卻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兩造能夠在糾紛的案件中尋求圓滿的和解。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發現,「調解業務」它並非只是一場法律程序,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要保持中立、耐心、並用心傾聽。每一個案件都是一段人生故事的延伸,每一位當事人都有著自己的情感和堅持。我發現,有時候,解決糾紛並非只是針對事實進行辯論,更需要理解當事人的情感需求,用心去感受他們的處境。

    這一切的學習,讓我意識到調解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挑戰,更是一種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當我站在調解室的門口時,我深深感受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不僅僅是一個法律代表,更是一個傾聽者、協助者。這樣的轉變,讓我對於調解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透過與前輩的交流,我發現每一位調解委員都有著自己的心得與故事。他們分享著成功的案例,也談及遇到的挑戰與困難。這互相分享的經驗,讓我感受到調解這條路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充滿著變化和學習的機會。

    在南區調解委員會這個大家庭中,我找到了學習的樂趣,也發現了自己的成長。每一次的調解都是一次對自己的挑戰,也是一次對當事人的關懷。而當看到兩造於和解中握手言和的瞬間,那份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在調解之路上,我深深明白,這並非一帆風順,但正是這些挑戰和困難,讓我更加堅定地走在這條路上。每一次的調解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每一位當事人都是我成長的見證者。我願意將這份熱忱和堅持,一直帶著,走向更遠的地方。

    調解之路,是一條充滿智慧和溫暖的道路,我願意在這條路上繼續前行,成為一位更為優秀的調解委員。每一次的和解,都是一場心靈的交流,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對這片和解領域的熱情。我相信,這條路上充滿著無盡的可能性,而我將毫不猶豫地迎接這段美好而充實的調解之旅。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4-08-28
  • 發布日期: 2024-08-28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