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法制專區 > 法律學堂專區 > 調解委員溫馨小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以人為本的調解 清水區調解會陳俊松調解委員

清水區調解會陳俊松調解委員
清水區調解會陳俊松調解委員

在十二月的寒冷季節,一個陰天的上午,我像往常一樣參加了調解,被指派參與了一宗車禍案件的調解。然而,這次案件相對於一般的車禍案更為複雜,因為聲請人是一位外送員,他只有機車強制險,缺乏應對賠償的經濟能力。而另一位相對人則是一名國小學生,由七旬阿嬤代表出席。

當我進入調解室時,我看到外送員對車禍感到非常懊悔,並表現出對未來賠償壓力的擔憂。而另一位阿嬤則因擔心孫子的傷勢及後遺症而淚流滿面。我感受到現場散發著一種深深的驚恐和不安,他們的臉上顯示出擔憂和回憶,仿佛還身臨其境。這不僅僅是一場車禍的再現,更是對他們內心深處的再次觸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首要任務是平靜他們的情緒,同時了解他們各自的需求和立場。在調解過程中,我嘗試創造一個開放、溫馨的氛圍,希望能夠化解他們心中的誤解。透過細緻的傾聽和適時的提問,他們漸漸釋放了心中的怨懟與擔心,分別述說了事發經過。

外送員懊悔地說道:「家庭經濟壓力沉重,所以兼職當外送員,每天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為顧客送餐,希望能夠多賺一點錢來改善家庭的困境。這種沒有間歇的奔波,導致身心疲憊。事發當天,我接到了一個大單,將食物送到郊區的一個偏遠山上,我騎著摩托車,穿越了繁忙的市區,沿著狹窄的山路前行。距離目的地不遠時,一輛飛快的腳踏車從側面竄出,我反應不及,瞬間發生了車禍…。」

阿嬤淚眼汪汪地說:「孫子從小沒了父母,她獨自一人肩負著照顧孫子的重任。這一天,她的孫子準備騎腳踏車去上學,突然一輛機車迎面疾駛而來,我的孫子來不及閃躲,導致一條腿受到了嚴重的損傷,需要長時間的康復。對於年幼的心靈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震撼,開始對外面的世界產生恐懼感,也常常夢到車禍的場景……。」

他們的表情充滿了對當時情景的回憶和反思。外送員表達了對車禍的懊悔,同時也闡述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因為他不僅要承擔原本的生活開支,還需要應對這次車禍所產生的賠償費用。而阿嬤則坦言了自己的擔憂及後續的治療費用。

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彼此間的共通之處,開啟雙方的對話,讓彼此述說需求與擔憂。這是調解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我決定集中精力找到一個既能滿足阿嬤的需求,同時也不至於給外送員帶來沉重經濟負擔的解決方案。最後,我協調雙方找出一個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首先,我建議外送員利用機車強制險賠償對方的體傷,不足部分,則建議阿嬤讓外送員分期支付賠償金,以減輕賠償壓力。其次,我建議阿嬤的孫子尋求心理輔導,以處理心靈創傷。我提供了一些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的訊息,確保他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並聯繫了當地社區服務組織,尋求進一步的實質支援,包括法律援助或經濟援助。

最終,這場車禍案的調解不僅是一場冰冷的法律程序,更是一次社區的共同暖心合作。透過充分理解雙方的需求,我們找到了一個公正而且人性化的解決方案。整個調解過程不僅解決了法律糾紛,更凸顯了調解在解決複雜案件中的實用性。這是一種真正以人為本的服務,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共鳴。透過細膩的理解和關懷,我們成功地為這場意外帶來了一絲溫暖,使得這場車禍背後的故事更加豐富而感人。這體現了調解千家事,溫暖萬人心的真正價值。

我走出調解會,天空露出久違的太陽,陽光撒落大地,照亮我的心靈,讓我感受到無盡的溫馨和滿足。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4-07-17
  • 發布日期: 2024-07-17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