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法制專區 > 法律學堂專區 > 調解委員溫馨小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律法 人性 兩樣情 太平區調解會洪煥坤調解委員

太平區調解會洪煥坤調解委員
太平區調解會洪煥坤調解委員

    作為太平區調解委員,我深知每個調解案件都充滿著挑戰,但我始終堅持做到無愧於心。法律與人情交織,每個案件都有其獨特性,而我在太平調解委員會的工作經驗中,遇到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以下是兩個特別值得分享的案例: 

案例一: 

    一位約莫70歲的婦女阿喜(化名)無照騎乘機車,在轉彎時未注意來車,與駕駛小柔(化名)小姐發生擦撞。他們來到太平調解委員會尋求解決方案。在調解過程中,由警方提供的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及現場圖判斷,顯示阿喜的違規責任較大是肇事主因。然而,我也了解到阿喜家境清寒,無固定收入,且可能面臨重罰。當我們將這些情況告知小柔後,她動了惻隱之心,表示願意無條件和解。同時,她也說服保險公司幫助阿喜支付修理機車費用及負擔身體受傷的醫療費用。小柔自己承擔修理汽車的費用。最終,他們達成和解。在撰寫調解書時,小柔詢問是否可以再包一萬元紅包給阿喜。我答應了她的請求,並重新修正了調解書。最後,小柔給了阿喜一萬元紅包,這讓我深刻感受到社會的多樣性,以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需求。這個案例是一個溫馨和解的成功故事。 

案例二: 

    某日,調解會來了一個家庭的全部成員,包括母親、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們因父親身故而爭執財產和存款問題,存款由妹妹保管處理。姊姊認為妹妹私自使用了父親的錢,因此尋求調解。妹妹印製了存摺的出入證明及用途供大家參考,但姊姊仍然不信任她的行為。媽媽和弟弟在場,情況變得非常緊張,甚至發生了打鬥。為了制止他們的動手行為,我拿起卷宗夾阻止他們。然而,我的右手拇指不慎被他們手指戳傷,當時的行政人員和替代役立即報警並勸阻他們停止打鬥。警察到場後,我們都到警局做了筆錄。雙方都表示願意和解,並向我表示歉意,這個案件最終得到了解決。

    這兩個案例讓我深刻體會到在調解工作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作為太平區調解委員,我不僅要理解法律,還要能夠處理人情世故,這需要我在每個案件中保持冷靜和公正。

    在第一個案例中,阿喜和小柔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成為成功調解的關鍵。雖然阿喜肇事責任較大,但小柔了解到她的困境,並表示願意幫助她,最終達成了和解。這個案例讓我看到即使在責任方面存在不公平,但理解和同情心可以帶來共同的解決方案。

    在第二個案例中,家庭內部的爭執幾乎導致了暴力事件,但通過我的干預和警方的介入,最終達成了和解。這個案例讓我意識到即使在家庭中,衝突也可能激化,但冷靜和理性的處理可以防止事態惡化。

    這兩個案例也讓我更加堅信,溝通和理解是解決衝突的關鍵。作為調解委員,我不僅要在法律上保持公正,還要能夠站在各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最佳解決方案。這需要我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耐心和同理心。

    總的來說,這兩個案例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調解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戰性。我會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為社會和諧與公平盡一份力量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4-06-24
  • 發布日期: 2024-06-24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