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法制專區 > 法律學堂專區 > 調解委員溫馨小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身兼企業家與調解達人的交匯之路 潭子區調解會主席劉興榮

潭子區調解會主席劉興榮
潭子區調解會主席劉興榮

    每次與劉興榮主席見面時,他總是裝扮整齊神采奕奕,神情透露著堅毅的自信心,因為他不僅是潭子調解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一位事業經營有成的企業家,這不禁讓人好奇,在企業經營這麼繁重的工作下,為何還能一直堅持在調解崗位,並默默付出25?

    在他企業草創時期,確實經歷一番日以繼夜的艱辛奮鬥,從白手起家,一步一腳印的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成功基業,就一般人而言,除非有過人的體力、堅定的信念和靈活的頭腦,不然很難一邊經營事業,又要兼顧一個義務職的調解委員任務,但是在因緣的安排下,劉主席與調解會結下不解之緣,多年來,不論事業多麼忙碌都未曾放棄調解這份志業。相反的,他還不辱使命,帶領潭子調解團隊屢創佳績,以下是他的故事,讓我們用更深入視角來了解他對調解的信念和想法。

不畏艱難承擔責任 有志者事竟成

    要瞭解劉主席的性格,還必須從他擔任豐原鎮清宮主委時說起,他憶起當時的情況:「…起初我並不打算擔任主委,只是熱心參與宮廟事務,然而,在委員們一致推薦下接任主委一職。當時豐原鎮清宮的建廟基金僅有1200萬元,以前的主委因為擔心建廟基金不敷使用,都不敢貿然動用這筆錢蓋廟。既然眾人推選我擔任主委,我選擇不逃避困難,決定擔負使命完成蓋廟志業。雖然財務委員告訴我資金嚴重不足,但我相信『有願就有力』,媽祖是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我深信媽祖會助我完成使命!

媽祖神蹟出現 不辱建廟使命

    劉主席擔任鎮清宮主委後,自91年動土及92年開始著手興建媽祖廟,他隨著記憶回到當時的狀況,說道:「我依然記得,在93年蓋廟上樑前,連續下了幾天的雨,雨水浸潤牆壁形成了媽祖的聖像,發現這神蹟是當天下午310分,象徵「一五一十」,具有特別的意義。為了紀念這個神蹟,我靈機一動,趕緊聘僱畫師按一比一的比例繪畫媽祖巨幅畫像並掛於原址牆壁,然後再按畫像雕刻成立體石雕像,使用了60塊石頭堆砌而成,高達15.1公尺(應驗「一五一十」之意義)。隨後,聯合報記者如實報導了這個神蹟,引起了全國各地的關注,前來觀看神蹟的信眾絡繹不絕,自然建廟基金水道到渠成。民國96年,新廟落成到入火安座,總共花費了新臺幣12仟萬元,並還有結餘款新臺幣2,000萬元。」語畢他從不居功,只是感念媽祖的慈悲。

    擔任豐原鎮清宮主委,他承擔蓋廟的艱難責任,日後在擔任調解委員角色時,也一如既往的懸命精神,只要他接受了這項交付任務,就會不辱使命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調解志業的初衷~調解緣起 竟是自家的調解案件

    到底是什麼樣的機運和緣分?會促使劉主席開始涉足調解工作?劉主席娓娓道來:「似乎宿命注定了我要踏上這條道路,而我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這份安排。當時年僅20歲,鄰居無權占用了我家土地。父親得知當地鄉鎮市調解會可以協助解決這個難題,於是他向潭子鄉調解會提出調解聲請,並邀請我一同參加。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調解」。雖然最後調解未果,但讓他對於調解委員會留下深刻印象。

    而真正踏入調解會,是在他42歲時(民國87),地方耆老-農會總幹事林正長先生推薦他擔任調解委員。當時,劉主席已經是企業主,用人無數,談起他被代表會面試是否適合擔任調解委員的情形,他回憶道:「這二十多年的創業經驗都是我在面試他人,參加一個無給職的志願工作竟然還要讓鄉代表品頭論足的面試?」但由於滿腔正義感使然,仍毅然全力以赴接下這個任務。就這樣,開啟了25年調解生涯。

法律是僵硬的 但人心是溫暖的~故事分享

    在劉主席長達25年的調解過程中,是否曾遇到一些感人的故事,我們來聽看看,是怎樣故事,您是否心有同感呢?

    現在社會上常有許多財大氣粗,得理不饒人的事件層出不窮,總讓人感覺這社會生病了,但在某些社會小角落,亦有許多溫馨的小事件在發生著,他就曾經遇到一個車禍案件,一位來自弱勢家庭的婦人經濟能力拮据又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不慎與一位駕駛高級賓士轎車的車主發生車輛損害車禍,警方車禍肇事初步判定婦人應全權負責,高級賓士轎車的車主並無任何肇事責任,這下在法律上毫無疑問,是婦人要全額賠償賓士車主,這高級轎車修理費想來一定非常驚人,但是調解的結果,賓士車主不但沒有索賠一分一毫,除了自己吸收修車費用外,反而在過年前包了一個大紅包給婦人,要讓婦人好好過年,這樣的舉動,讓婦人感動不已,這位賓士車主的善舉讓我們看到社會上依然存在著善意與包容。

    還曾經遇過,一位擔任清潔工的母親,她代表吸毒的44歲兒子向一名受害者祈求原諒。其實在法律上,兒子已經成年,是要自己負責的,清潔工的兒子因吸毒開車,不慎撞傷了一名女大學生,導致女大學生骨盆骨折,無法自然生育。這是多麼嚴重的傷害?女大學生在調解中悲從中來淚如泉湧,這位肇事者母親除了不停表示歉意並主動承諾願意負擔賠償責任,儘管她清潔工作收入微薄,自己也處於經濟困境,但她不計一切地籌措了60,000元,當場承諾願意賠償女大學生總共120,000元,還有一半的賠償金並以分期按月攤還,劉主席親眼見證這位母親確實如實支付了這筆款項並履行了她的諾言。這位母親的行為展現了她的善良和負責,也教育了我們什麼是無條件的愛,以及對錯之間的選擇和道德勇氣,更教導了我們關於家庭和愛的最珍貴價值。

    「莫忘世上苦人多」是劉主席調解日常最常掛在嘴邊的話,他這麼熱中調解工作,除了見證人間處處有溫情的感動外,他也經常反思,透過調解以及每個調解過程中,同理當事人的悲傷、無奈、堅持、善解、包容等情緒,解決了當事人的問題也澄淨了調解委員自身的貪嗔癡,經常,我們以為是我們協助民眾解決了問題,但,更常的是他們也教會了我們善解與包容,這是人間最好修行的道場。

領導調解團隊和企業經營大異其趣

    擔任潭子調解委員經歷17個寒暑後,在104年潭子第2屆調解會成立時,被所有調解委員推舉為調解主席。就如同擔任宮廟主委般,心中那份開創新局的企圖心又蠢蠢欲動,他積極協助區公所推展調解業務,提升調解團隊各項專業素養,解決民眾疑難雜症,以及追求卓越成效,讓調解會的各項服務品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但是,要領導一個來自各領域負有威望的地方仕紳組成的調解團隊,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開始要面臨許多人的質疑與挑戰,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人人信服的領導者,這完全和他在企業經營上,他是老闆,什麼事他說了算大相逕庭。

    在領導潭子區調解團隊的過程中,他深切體會:「先求無我,讓委員們感受到我們是團隊而不是個人,不追求英雄主義,只關心團隊的整體成效。初期,因改變所帶來的非議與誤解,我選擇承受,因為我相信要迎向光明必先黑暗。因此,我一直以謙卑的態度踽踽而行,漸漸的因改變而起了微妙的變化,來自民眾、保險理賠員,委員自身體會,因改變而帶來的調解成效與肯定,團隊凝聚力逐漸形成,並願意接受不同意見的交流。」

創立企業品牌成功經驗 移植到調解團隊

    劉主席經營企業多年,是一個成功的企業主,不免讓人好奇,會不會把企業經營成功的經驗,套用在經營調解團隊的績效和管理上?他馬上分享了他在打造品牌形象方面的經驗:「首先,公司必須重視建立品牌的形象。同時,公司需要確保產品或服務的優化,並制定全面且有系統的行銷策略。此外,轉向服務化、創新化和差異化也是關鍵步驟。同等重要的是提升內部人才素質,包括硬體和軟體建設,尤其要著重員工的培訓和教育。」

    他借鑒這樣的品牌經營理念來改造潭子區調解團隊,塑造出一個獨特的調解新形象,例如:他要求每次來參加調解的男委員一定要穿襯衫打領帶,女委員一定要著正式服裝,這除了對調解雙方表示慎重外,也能提升委員本身的專業形象,讓當事人從外表先信任委員,再來定期舉辦專業講習培訓調解委員,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由外而內的進行大改造。現在不論是公辦或自辦的訓練課程,每位調委都積極參與,也樂於承擔各種調解案件,不管是容易或困難,絕不退縮。他們對外表現出自信,勇敢展現團隊的活力,對內相信領導智慧,充滿著團隊向心力與榮譽感。團隊的運作非常協調,每位委員的配合度都非常高,這些年來已成為其他調解會都非常景仰的優秀團隊。

    由上顯見劉主席確實對企業經營很有一套想法,所以讓他在經營調解團隊,就更加得心應手,一個人的強大,並非看他能做什麼,而是看他能承擔什麼。

無私分享調解資源 創造更大的價值

    劉主席帶領著潭子區調解團隊,並不是只著重強大自己,他還希望能廣結善緣,把潭子調解會的影響力,發揮到更大,經常主動積極邀請其他區公所調解委員一起參加他們的研習會,這樣共享、共生的觀念是受到慈濟證嚴上人的影響。因為在他20幾歲時,他曾和他的太太一同參與了慈濟的活動,並成為會員。他們認同慈濟發揮大愛,慈悲喜捨入人群的理念,除了每個月積極捐款參與善行,也默默支持慈濟的國際或國內災害救助,還主動參與對弱勢家庭的關懷。他回憶起這段往事並敘說:「我還記得在89年,我參加了花蓮慈濟企業家靜思生活營,為期三天。儘管我當時的事業非常繁忙,還是努力空出時間參加這個營會,歷經心靈沉潛,我深刻地感受到世間的苦難無所不至,這次體驗深深觸動了我。於是,我們在95年成立了鎮清慈善會,致力推動慈善事業。我始終相信,當我們樂於付出,將喜捨視為快樂,最大的回報是自己。」他深信「尊天敬地、融合萬物、和諧共生」等理念的重要性。此外,他也對「心門若大,能夠暢行無阻;心門若小,處處都是阻礙。」深信不疑。

分享成功調解的秘訣

    在劉主席的調解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技巧與經驗,他也相當願意分享一些成功調解的要訣。他點出成功調解秘訣:「首先,調解需要擁有謙卑的態度和冷靜的思維,特別是在處理像車禍案件這樣的情況時。調解委員必須比當事人更了解案情的細節,以清晰的條理向當事人解釋,確保他們能夠理解。此外,保持熱情有助於建立信任和共鳴。」

    他更進一步的說明:「另一個關鍵是掌握調解技巧。一位專業的調解委員應該能夠在短時間內(通常在30秒到1分鐘之間)提出關鍵觀點,以說服當事人,使他們能夠接受並繼續對話。具備圓融和同理心也是成功調解的重要因素。在開始調解之前,調解人應確保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良好,只有在心靈上無阻礙的情況下,才能有效地進行調解,並幫助當事人解決爭端達成和解。」

   劉主席參與過無數案件之調解,他也特別透露成功的調解通常需要當事人具備同理心、溝通能力,以及慈悲心。那些缺乏同理心、固執己見,以及執著己利的人通常難以達成協議。對於這種情況,劉主席表示,調解委員通常不會強迫那些過於固執的當事人達成協議,而是建議他們多徵詢身邊親友的建議或透過法律訴訟以解決爭議。

一種米養百種人 調解遭遇難題

   在調解過程中,劉主席偶爾也遇到當事人之間的爭吵,甚至爆發肢體衝突。通常情況下,他的調解經驗是立即暫停調解,單獨與其中一方交談,詢問他們是否願意繼續調解,或者是否需要一段時間冷靜下來,這有助於化解不理性當事人的情緒,解開僵局。當然他也曾經遭遇過不滿調解委員的方式而情緒失控的案例。對於這種情況,他會以耐心和誠懇的態度解釋,以平息當事人的不滿情緒。如果當事人仍怒氣難消,他則會提議結束當天的調解,然後約定另一次的調解時間。

   另外,劉主席表示,對於調解條件有任何疑慮的當事人,他並不會立即要求他們簽訂調解書,而是要等到他們的疑慮消除後才會繼續進行調解程序。他進一步舉例說明,他曾調解一宗車禍挫傷的案件,受傷方要求賠償金額為新臺幣66,000元。但調解委員看過警方所提供的現場圖和初步分析研判表後,傷者也有肇責(車禍次因),並非毫無責任,基於車禍肇事主、次因的考量,劉主席建議新臺幣46,200元(七成)的求償金額似乎較為合理。但對方當事人卻接受了全額賠償,但在簽署調解書時突然產生了疑慮,拒絕簽署。在這種情況下,劉主席理解他們的疑慮,並建議他們回去向親友或有經驗的人諮商,然後再續行調解。最終,這宗案件以新臺幣40,000元達成和解。

   在調解實務中,劉主席也曾遇到調解黃牛或自稱專業人士的代理人的棘手調解案件。對於這種情況,劉主席認為身為調解委員應以專業和嚴謹的態度告知調解黃牛,他們的請求是毫無道理的。如果黃牛堅持不讓步,劉主席則以委婉的方式建議當事人考慮進行訴訟程序,以避免讓調解黃牛予取予求。但如果當事人不希望訴訟,劉主席則技巧性地採取延期調解方式,以讓調解黃牛明白必須調整其期望,以達成金額上的妥協。劉主席絕不能容忍或妥協調解黃牛隨心所欲,他認為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委員更應該彰顯調解的正義,絕對不能讓黃牛欺凌當事人或損害其對人性的信任。

堅強信念 持續為調解業務打拼努力不懈

     在劉主席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調解工作的複雜性,以及應對各種情況所需的智慧和敏感度。他的經歷也提醒我們,善行、共享和無私是建立更美好社會的重要元素,並且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價值觀。

    相信此刻,劉主席一定還在為調解團隊精進,想出一些創新的點子,持續向上提升,從他的經歷的啟發,可以讓大家以同理心、善意和專業態度為我們的社區和社會帶來更多的和諧與解決爭端的可能。也非常感恩劉主席為我們提供寶貴的人生經驗和啟示。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3-10-31
  • 發布日期: 2023-10-31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