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法制專區 > 法律學堂專區 > 調解委員溫馨小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心懷慈悲,必得善果 沙鹿區調解會陳榮治調解委員

沙鹿區調解會陳榮治調解委員
沙鹿區調解會陳榮治調解委員

    自從教職退休後,擔任沙鹿鎮()公所調解委員迄今匆匆已過了二十個年頭,在這漫長調解歲月中,感受最深的是世間人情的冷暖。在個人調解案件中,車禍事故是最常見的,其次是繼承財產紛爭、夫妻離婚子女贍養費的請求……等特殊的案件,部分案件猶如電視劇中情節,常讓人感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在一些車禍調解的過程中,當事人經常為了賠償金額的多寡而爭論不休,有時一言不合就演變成拍桌對罵的激烈場面,稍有不慎局面可能隨時失控,這時就得靠調解委員出面即時制止和安撫。當然制止方式有很多,以苦口婆心、諄諄善誘等方式安撫雙方,或當機立斷表明結束調解各自散場
,抑或厲聲喝斥鎮壓全場,情況嚴重時甚至得變成肉身盾牌阻擋情緒激動的當事人,避免情況繼續惡化,這都必須看當下的情況而有臨場應變的能力來解決。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臉人」,以我的觀察,調解時會發生衝突多半是一方當事人態度跋扈、囂張行為所致,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雙方都能心平氣和且理性的對談,怎麼會有衝突呢?當然這是在理想的狀態下,但一樣米養百樣人,世人就是因為有著不同的個性與執著,才會有江湖的存在。

 我經常勸諭道,既然雙方請假或遠道而來,都有誠意想和解,何不坐下來好好談呢?衝突反而製造更多的紛爭,橫生枝節與事端,這些負面情緒都需要調解委員耐心地一再勸說,客觀分析雙方的責任歸屬並計算損害,並且善用調解溝通技巧,與當事人間建立彼此互信的關係,引導他們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達成共識弭平紛爭。

   尤其對於車禍案件之處理我深有體悟,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出門在外駕駛交通工具免不了會發生意外,為降低或防止風險發生,上路時就得專注路況及其他用行人的動態,萬不可逞一時之快或酒後開車而釀禍。在此我提供一個小訣竅與大家分享,就是購買第三人責任保險!此種保險涵蓋範圍較廣,當造成第三人財損時或強制險理賠不足時可將賠償的給付責任轉由產物保險公司承擔;如果經濟上允許購買車輛全險會更好,因為萬一發生交通事故,你無法預知事故的對方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可以賠償你的損失,萬一對方是酒駕慣犯或經濟弱勢時,那真的會求償無門、欲哭無淚啊!所以我常常在調解車禍案件中發現,有些「英雄好漢」沒有保第三人責任的保險,所以調解時為了區區的幾千元計較不停,為此感到遺憾與嘆息……

   在過去的調解經驗中,我向各位分享個較少見的家事調解案例-積欠撫養費糾紛,聲請人是養護中心的負責人陳先生,他主張相對人等之母親林女士在該院住了將近六個月,積欠安養費用共計十五萬元,陳先生要求他們應立即繳清欠款,不然要請家屬將林女士帶回家自行照料。相對人子女共五位(二男三女)也都出席調解,正當我想逐一詢問之際,未待長子開口,大女兒就搶話說:「父親在世時就都把土地等財產分別過戶給兩位兒子,母親的奉養責任自然交由兩個兒子負責,此乃天經地義之事,如今他們卻將母親送到養老院,這費用也當然由兩兄弟負責,外人無從置啄。」看女兒們罵罵咧咧說著,我聽了頻頻點頭,以緩解尷尬氣氛。

    接著長子辯稱他因孩子仍在就學,其學雜費用花費甚大已無法負擔母親安養的全部費用;我便轉向詢問次子,他說:「工作時有時無,子女還小,老婆卻跑了,也是負擔不起啊!」陳先生聽聞後不耐的表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們的家務事我無法管,但是欠費問題今天一定要解決,不然把媽媽帶回去!」眼見陳先生言之有據,且態度堅毅絲毫無退讓的樣子,想必是對類似家庭糾紛他也是看多了。

    我勸諭林女士的子女們應該把積欠照養費一事解決,畢竟媽媽還住在安養中心,大家也都希望能讓媽媽能受到良好的照顧。更何況如果陳先生告到法院時,子女們可能會被查扣薪資甚至查封其名下的不動產而拍賣以償還所積欠的照料費用。

    接著我對三位女兒的說法表示認同與同情,但事已至此(長輩生前已將財產贈與給兩位兒子)還是應該要幫忙解決眼前欠費問題!況且依照民法的規定子女應撫養父母,無論男女、是否嫁娶以及有無受贈財產。當然先前的財產分文未得的女兒自然是不會服氣的,但法外無非人情義理,所以當下我也順勢的指責兩子的不是,替三位女兒出一口氣,來維持調解的平衡,並曉諭五位子女年幼時母親的養育之恩,最後,五位子女經商量後願意接受我的建議,每位分擔三萬元,共十五萬清償欠費的問題,最終圓滿達成共識和解成立。

  調解委員是人稱的「公道伯」,透過委員的調解技巧及經驗,拉近原就不同意見的兩造進而達成共識,減少了紛爭也疏解了訟源。我認為調解委員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識外也要有豐富的觀察力及應變能力,隨時掌握雙方的意見和情緒,採取適當的安撫及勸說策略,讓雙方都能在公正的調解下化解矛盾。訴諸法院是條既漫長又磨人的途徑,但勝利不一定屬於你,調解是讓雙方聽的進去個「理」字,再進一步尋找共識,方可能得到圓滿的結果。我總是有個期盼,期望透過調解勸說讓雙方當事人體悟到「慈悲與感念」,並以「同理心」善待寬恕他人,如此充滿和諧、慈悲的社會,不就是極樂世界的體現呢!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3-10-07
  • 發布日期: 2023-10-07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