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法制專區 > 法律學堂專區 > 調解委員溫馨小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調解生涯20年,一句「謝謝」就是肯定 龍井區調解會主席吳梓福

龍井區調解會主席吳梓福
龍井區調解會主席吳梓福

吳梓福主席熱心公益,調解生涯超過20

誠懇、實在又樂於助人的龍井調解會主席-吳梓福,在當地為人所敬重。吳梓福主席曾擔任過老人會長,也擔任龍井區、大肚區區域性不動產糾紛調解會委員,熱心鄉梓,參與地方事務受高度肯定。從臺中市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前,便擔任龍井鄉公所第30(民國909)調解委員,第31屆續任,受陳深波委員推薦下,經全體委員推選為調解主席迄今,調解生涯20多年。

行善積德為民調解,一句「謝謝!」莫大動力

無論調解案件大小、單純複雜與否,吳梓福主席都全力以赴。每一次調解,他都以存功德的態度服務民眾,調解成立帶來的成就感,點點滴滴不斷累積。

吳主席說:「調解後,當事人從對立轉而握手言和,對調解委員說聲『謝謝!』就是對調解委員最大的肯定。」

調解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是吳主席領導調解會的最大動力。但,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即便身為經驗豐富的調解人員,也會遭遇到挫折案件;甚至,被調解當事人提告……

除了調解成立的成就感,吳主席也不吝分享20多年調解生涯中,不免受挫的二三事。

調解黃牛為己利見縫插針,調解委員為民秉公處理

吳主席憶起一件交通事故案件。

當事人阿洲與對造人發生車禍,但當事人阿洲受傷住院申請強制險理賠時,不慎委任一名疑似調解黃牛者協助申請。雖然事後,確實申領到一筆金額,但該名調解黃牛竟把理賠金額其中三成取走,導致阿洲雖車禍受傷,但實際取得的理賠金額非常少。所以,阿洲來到調解會申請調解。

只是,阿洲竟繼續委任調解黃牛。經調解一次後,黃牛仍對賠償金額不滿足,導致一時無法達成和解。吳主席基於對傷者阿洲的憐憫心,央請對造人的保險理賠員多多幫忙,以爭取再多一些的第三責任保險理賠金額。最後,終於達成和解。

但是,案件並未因和解成立而落幕。

「調解黃牛似因認為最終和解金額太低,無法獲取大量報酬,又請阿洲去法院提出撤銷調解訴訟,而且,竟還對我提出刑事妨害自由告訴。我覺得非常冤枉,這分明是『公親變事主』啊!」

此案雖已結案,吳主席卻也不免流露出遇到調解黃牛攪局的無奈。

吳主席亦藉此訪談的機會,呼籲大眾,如遇糾紛,千萬別找調解黃牛幫忙;調解黃牛居心叵測,當事人就是黃牛的肥羊,在調解過程中,他們上下其手以獲取自身高額報酬,何來「幫忙」之說?

「其實,強制險理賠自己備齊證件辦理即可。若來調解會調解,調解委員也會幫忙處理,實在沒必要找調解黃牛徒增困擾。」

吳主席心有所感,一再提醒大眾。

有理說不清-辛酸難以向外人道也

另一件有理說不清、也令吳主席印象深刻的調解案發生在十幾年前。同樣也是一件車禍案,故事的主角叫阿雲(化名)。

阿雲本身有精神方面問題,她時常騎著摩托車四處逛蕩。有一天,阿雲不慎與開車的阿慶(化名)發生交通意外事故,這案子經警察轉介到調解會。

因考量到阿雲的精神情況,調解會便通知她的監護人-哥哥阿祥(化名),協同阿雲前來調解。阿祥因身為遊覽車駕駛,調解當日只得晚些到場。

吳梓福主席說:「在等待阿雲的監護人阿祥到場前,我特別車禍另一方阿慶到調解室外溝通,坦白告訴他:『這場車禍根據警方初步分析研判表內容及交通意外事故現場圖來看,您沒有錯,錯在阿雲。但阿雲的精神狀況有異,我想問問您,是否願意拿個5000元給阿雲,了結這個案子,就當做善事、做功德,利己也利人?』」

阿慶想了想,認為吳主席的建議有仁心、有道理,從善如流答應給付5000元,與阿雲調解成立。

阿雲的監護人哥哥阿祥到場後,認為調解會的處理妥當,就告知妹妹阿雲要簽訂調解書。

豈料,精神狀況有異的阿雲突然反悔不願讓哥哥阿祥簽下調解書。

阿祥對妹妹阿雲一再勸說,表示車禍對造阿慶並沒有錯。人家願意反過來給付費用已經萬幸,而且調解委員也很幫忙,應趕緊簽訂調解書,以免耽誤大家時間。

經多方勸說,本以為阿雲這件案子就此圓滿落幕。誰知幾天不到,吳梓福主席竟收到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的傳票,「天外飛來」一名告訴人,名為「阿雲」!阿雲無厘頭提告吳主席「傷害罪」。

開庭當天,檢察官問阿雲:「吳梓福主席在車禍當日現場嗎?」

阿雲回應:「沒有!」

檢察官繼續對阿雲說:「吳主席既沒在現場,他如何傷害妳?妳告他傷害根本無理由,這件案子無法繼續辦下去!」

偵查庭訊後不久,果然檢察官以不起訴了結。

「雖然最終無禍無害,檢察官昭張了真理,但這個案件的發展卻讓我印象深刻。有時我們熱心助人調解,反遭當事人或無關之人無情提告,這些都是調解委員難以向外人道的辛酸。」

吳主席雲淡風清一笑,道出調解委員們的難為之處。

親力親為帶團隊,龍井調解士氣高

吳梓福主席將龍井調解委員會的所有成員都當成自家兄弟姊妹,尊重每位成員,傾聽各方聲音,沒有上下之分,一視同仁。

吳主席說,平時調解結束後,調解委員們都會多留一些時間,坐下來一起分享討論調解經驗及技巧,而他會前往每場調解室表達關心。如果案件比較複雜或委員需要幫忙,吳主席便會積極協助。

「往往我出現的調解場合,當事人會比較客氣,調解會比較順利些,可能是看在『主席』的面子上吧!」吳主席笑著說。

在調解服務的道路上,吳主席與調解同仁們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支援,讓龍井調解團隊和樂融融,向心力滿滿。龍井調解團隊辦理的活動,例如,觀摩參訪及調解考察也總是團進團出,充分表現團結合作的氛圍。

新進委員調解初體驗,主席親身支援當靠山

龍井新進調解委員的第一件調解案,吳梓福主席必定親自陪同調解,事後討論補強。

「我們龍井調解會不急著替新進的委員排案。」吳主席分享培訓之道。

「我們會先安排新進委員觀摩資深委員的調解過程及協調技巧,經過兩、三個月後,再詢問新進委員體驗結果如何?若新進委員表達願意試試身手,就會為他們先安排較簡易的車禍案件,由資深委員陪同調解,而我也會到場觀察支援。」吳主席繼續分享他帶領新人的原則與方法。

「調解結束後,大家再一起從頭討論該案調解過程,包括引導程序、協調技巧有否改進之處。這樣的輔導歷程約需半年,新進委員經此磨練,雖然年資尚淺,但調解經驗技巧已可把握,面對案件就可獨當一面了!」

吳委員傾囊相授他的新人訓練法,頗有特色與條理。尤其新進委員的調解初體驗,吳主席無不出席陪同,著實是新進委員的調解靠山!

勸諭當事人多有金句、家事案再難也盡其所能

眾所皆知調解案中,車禍案件數量最多。吳主席有多段車禍調解的「開場金句」,讓當事各方易生認同感……

金句一、「遇到車禍,大家都不願意,這是不幸的意外。但不幸中的大幸是,我們沒有生命危險,也沒有重傷,仍然可以坐在這裡,討論並共謀解決方案。」

金句二、「既然大家都前來調解會,表示都很有誠意,而要有圓滿結果就取決於大家是否能各退一步。」

金句三、「雖然彼此退讓,會有損失的感覺,何不當作花錢消災過運?大家結個善緣做朋友不是很好?若堅持維護權益進入訴訟,不但耗費精神、時間、金錢,還與人結下怨仇,且官司一定能贏嗎?各位不妨想一想?」

而相較於車禍案,吳梓福主席認為,家庭糾紛事件是最不易調解的案件類型。來調解的人通常帶有偏見,且同行的人也多,各自對立激烈。

因此,吳主席建議調解會應告知當事人們,能在家溝通的事項先行溝通,協同到場的人不要太多,也盡量不要讓不相干的人參與調解,免生無謂的口舌之爭。

不過吳主席還是感嘆:「家庭糾紛常出在長輩扶養問題,像是輪住、吃飯及接送等問題擺不平。每個晚輩都有自己的理由,親人間大事小事都可能會計較;有時雖然調解成立,但就是有人不履行當初談妥的條件,後遺症屢見不鮮。需要扶養的孩子或老人,著實令人心疼,而我們調解人員真可說是『清官難斷家務事』……

後記

儘管調解案件的難易度不一,各有面貌,但龍井區調解會吳梓福主席誠懇、實在的公益心不變。他必以公平、公正的態度面對每一個案件與當事人,無私奉獻的精神與敬業態度,令人欽佩;吳主席的調解經驗與技巧,也殊值後生晚輩效法。龍井調解團隊在吳主席的領導與經營擘畫下,精實成長是必然;龍井民眾享有優質的調解服務,則是大有福氣!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2-09-04
  • 發布日期: 2022-09-04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