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法制專區 > 法律學堂專區 > 調解委員溫馨小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如何開啟和解的語言鑰匙 南區調解會陳松鶴調解委員

圖中著水藍色背心者為南區調解會陳松鶴委員,在里辦公處協調車禍事件情形
圖中著水藍色背心者為南區調解會陳松鶴委員,在里辦公處協調車禍事件情形

南區調解委員會陳松鶴委員擔任里長深耕地方多年,閱人無數,人生閱歷豐富。他分享自己從事調解案件成功的秘訣有二:耐心「傾聽」以及啟動「愛的言語」。下面陳松鶴委員講述的調解小故事,便是由這兩項「秘訣」,交織而成。

    陳委員回憶起這段往事,娓娓道來:「記得有個夜裡,我在里辦公處調解一件車禍事件。這案子其實很單純,只有二位當事人。一位是駕駛娃娃車的司機,另一位是騎乘機車的炸雞店外送員。這件車禍意外造成炸雞店外送員單方左大腿骨折和機車受損。外送員氣憤地說,娃娃車司機肇事當場,並沒下車察看及關心他的傷勢,事後也沒到家中探視慰問,認為娃娃車司機根本毫無誠意及悔意嘛!在這種認知與氣憤的情況下,外送員當然不願意與司機和解嘍!」

一般人聆聽當事者憤怒的陳述時,很容易一同被激發出義憤之情。不過,調解達人陳松鶴委員在此案中,持續保持「客觀」關懷的立場……

「我耐心傾聽完這位身體與心理都受傷的外送員陳述之後,再轉述他的感受給肇事司機時,只取用外送員確實感受不佳的事實,可是捨去了對方在受傷下所出現的情緒化感受與字眼,中肯地向娃娃車司機轉達:『因為車禍當時,您沒有立刻下車察看對方的傷勢,事後好像也沒到他家探望,對方內心當然會受傷,這是人之常情,所以他們一家才不願意與您和解。』娃娃車司機對於我客觀的描述事實,頻頻點頭表示認同。」

    陳委員接著說道:「聽完我轉達,娃娃車司機立刻向外送員表示抱歉,接著就解釋了自己在車禍當下,因為車上還載著幼童,小朋友們紛紛被車禍驚嚇到而一齊大聲哭鬧了起來!他慌忙下就先檢查孩子們有沒有受傷,所以才沒有立刻下車查看,他真的感到非常抱歉;另外,司機其實有試著聯繫對方希望探病關心,但有位外送員的家人代接了電話,表示探病不方便,所以才探病作罷,另傳簡訊告知:『若情況允許,很希望能探病並表達關心,再請其家人代為傳達。』一經溝通,原本雙方當事人的心鎖,就被我用『愛的言語』撬開啦!外送員仔細傾聽了娃娃車司機的心聲,也願意放下成見,靜下心來進行接下來的對話溝通。在一番磨合及互相理解個過程後,終於協調出雙方都樂意接受的和解條件,握手言和,紛爭結束!」此時,陳松鶴委員流露出滿滿的成就感與笑意。

   「最後,雙方當事人簽署完調解書離開里辦公處前,滿心歡喜地對我說,非常感恩我引導他們開啟理性的對話,本來雙方還覺得非要好好教訓對方一番不可,殊不知完全是誤會一場,不打不相識!他們竟還發現雙方有共同朋友,以後,可以一起相約泡茶閒聊咧!到時候,這個調解過程,可能還會是泡茶閒嗑牙的話題哩!」對於這樣的調解圓滿結局,陳委員顯得相當開心。

    最後,陳委員總結他對這個成功調解案例的看法:「首先,在調解過程中,如何客觀描述事實是很重要的。調解委員不能預設立場去評論事件經過及事實。還有,調解委員對於當事人情緒性及不理性的言語,都應該在轉述時給去除掉,那都是些會挑起戰火的話語。」

    陳委員接著分析:「其次,傾聽當事人所表達的真正意思及觀察當事人各自的需求及立基點,也是調解的技巧之一,『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不被滿足的需求。』舉例來說,這件車禍案的協調過程中,我從受傷外送員的敍述,敏銳觀察到開啟和解的鑰匙,於是我藉機引述外送員的想法並讓他宣洩情緒,繼而引出娃娃車司機所想表達的心聲及對外送員的歉疚之意。當雙方都卸下心防之後,就能開啟和平的溝通,各自表達需求及期待,最後,才能讓彼此的紛爭圓滿落幕。」

    陳委員說:「衝突與紛爭的根源,在於人跟人之間忽視了彼此的感受與需要,然後把過錯都歸咎對方,自認無過。所以,好好講話溝通,就變成難事。雖然我們使用得是同一種語言,但卻因為沒『耐心傾聽』他人的心聲及同理心對待,才會造成彼此的誤解,衝突當然難以化解。所以每一次調解結束,都讓我更加感受到語言的力量是多麼強大,但那份強大卻引藏在細微之處;無論要開啟雙向溝通或維繫關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試著從行為中,找出對方需要的鑰匙,在日常生活裡隨時學習「傾聽」,練習多說一些「愛的言語」。』

   看完了南區調解委員會陳松鶴委員的調解小故事,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一起學習「傾聽」,練習說出「愛的言語」如何?

Let’s do it!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0-05-09
  • 發布日期: 2020-05-09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1984